“非常感谢法院为我们缓解了经营压力。”6月3日上午,江苏南通恒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申请执行人从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手中领到共计4616.99万元的执行款,拿着期盼已久的执行款,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当天,南通两级法院集中发放执行款,共发放执行款473笔,合计1.22亿元。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南通法院从细微处抓起,从小问题着手,朝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集出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创新赋力,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让胜诉当事人绽放最美笑容。
创新赋力强劲激发网拍动能
“批量玉石,1元起拍!还有住宅、车库、手机靓号……赶紧来捡漏!”今年5月1日至5日,五一小长假在人们的企盼中如约而至,但这次南通法院网拍“不放假”,开展了为期5天的司法网拍活动。
全市两级法院以“推介+拍卖”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共上拍151件拍品,成交137件,成交率达90.7%,成交额达7200余万元。其中围观23.6万次,参拍2265人,单品最高溢价达1050倍,单品最高成交额2508.8万元。
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司法网拍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新购物方式,大力破解了执行财产处置难题。“要当好‘店小二’,提高围观数、提高报名数、提高参拍数、提高成交率、提高溢价率。”南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要求,努力促成拍卖成交,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12家报名的司法拍辅机构中精挑细选4家“精兵强将”,不定时对“拍品图片、导航地址”等网拍信息进行监管,加强拍品亮点宣传,节假日网拍不打烊……南通法院从细微处抓起,不断规范、强化司法网拍辅助机构的管理,提高网拍辅助机构质量,给参拍群众提供最优拍辅服务,为司法网拍提力助效。
成为“金牌店小二”,不仅要服务“贴心”,还要举措“创新”。
“房子限购吗,能过户吗,可以贷款吗?”当网络直播遇上司法拍卖,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2020年3月23日上午,如皋市人民法院青年法官张鑫和钱柳琦变身网络主播,在线“带货”,短短半小时的直播全面直观介绍了拍卖房产的装修、层高、房产证等信息,有趣有料的讲解也让网友直呼“过瘾!买它!”。后该房产吸引近万人围观,经过24轮竞价角逐最终以270余万元价格成交。
自2020年以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市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思路,通过“VR全景看房”、淘宝直播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积极宣传推介,以信息化手段培育司法网拍新动能,力争实现拍卖资产处置价值的最大化,有效确保了疫情期间执行工作“不打烊”。南通中院还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善用司法网拍的方式,创新执行上市公司大宗股票,创下单笔网拍成交7.667亿元的历史新高。
当好“金牌店小二”,提高网拍变现率。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司法网拍已成交3976件,成交金额近13亿元。在江苏省法院3月份执行指挥管理平台综合管理相关指标通报中,南通法院更是拿下上拍数、成交量、成交额、成交率四个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持续发力 加速兑现真金白银
2020年2月1日清晨,天空中飘着细雨,寒风呼啸,南通全市法院200余名执行干警已精神抖擞地整装待发。
“出发!”南通中院执行局局长杜开林一声号令,吹响了“六稳”“六保”专项执行周的集结号。2月1日至5日,该院组织全市法院集中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努力让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利,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在一起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纠纷中,案涉执行标的额107万元,申请执行人瘫痪在床。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被执行人家中按法律程序进行法理释明及现场搜查后,执行到位36万元,解决了申请执行人的燃眉之急。
2月1日当天,全市法院执行条线共执行案件87件,执结17件,和解11件,执行到位金额172万元,拘传18人。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则是这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为加速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南通法院常态化组织执行攻坚,结合“六一”儿童节、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涉民生、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专项执行活动。今年以来,南通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84次,以大力度保持对“老赖”的强声势。
“老百姓的小事,汇聚起来就是大事。”面对执行款到账不公开、发放不及时、分配不合理等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南通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把执行案款高效、安全发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能发尽发、能发快发。”南通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东瑞给全市法院执行条线下了硬命令。
为此,南通中院要求案件承办人在案款到账30日内必须履行款项发放手续,进一步提高执行案款发放效率,同时充分利用执行可视化平台,对超过30日到账未发放案款第一时间发起系统督办,实现全市案款动态监管。建立春节等重要节日案款发放日报告制度,仅今年春节、元宵节便向胜诉当事人发放6亿余元。
南通中院还自主研发了“支云执行公开系统”,开通执行款到账提醒功能,相关案款到账时,由系统自动向案件承办人、当事人推送到账信息。“今年,平台已发送各类公开信息90443条,确保了执行款发放的透明化、规范化、信息化。”杜开林介绍,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有力破解了群众反映的信息不对称、案件不公开问题。
通过执行案款专项清理、集中发放、定期通报等系列组合拳,不断完善执行案款规范化管理制度,南通法院执行案款清理及发放工作迈上快车道。今年以来,已执行到账金额26.66亿元,发放33.73亿元。
从生效文书上的白纸黑字,到拿在手中沉甸甸的真金白银,背后是南通法院执行干警披星戴月、风雨交加、日复一日的步履不停,但他们觉得很值,“当事人的笑容,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靶向用力 挥出重拳打击拒执
“被告人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今年5月12日上午,随着法槌落下,刘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2013年,被告人刘某驾驶重型货车致一死两伤被判交通肇事罪,判决刘某向其中一名伤者成某赔偿22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刘某分文未付。
经查,刘某从2016年起使用其母亲的银行卡领取工资,并作为投保人先后购买保险两份,且其在收到财产申报令后并未对此进行申报。执行法官扣押相关保单后,为了逃避执行,他又将投保人变更为其妻子,致使生效判决无法执行。
以为瞒报、转移财产就能造成无力履行判决的假象,刘某的这把“小算盘”,最终让自己尝到了法律的“苦果”,付出了代价。
下猛药方能治疗顽疾,出重拳方能立见成效。
“要让执行长出牙齿,而且是钢齿,能啃硬骨头。”一直以来,南通法院手持法律利剑,将打击拒执罪作为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有力抓手,遏制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违法行为,切实斩断阻碍公平正义的藩篱,有力维护司法权威。
为了形成联合打击拒执罪的强大合力,南通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指引》,进一步统一办案标准、加快程序推进,并建立定期联系会商,落实案件进展通报,强化相互工作配合等机制,共同推动打击拒执罪工作常态化开展。2020年,南通法院共判处拒执罪26件35人,判处人数占全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拖欠工人工伤赔偿款不付,被法院执行后,绞尽脑汁转移、隐匿财产,规避执行。今年2月23日下午,启东市人民法院审结南通首例拒执罪自诉案,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被告人龚某罚金5000元。
2020年8月,南通中院出台《关于办理“拒执罪”自诉案件的指引(试行)》,就拒执罪自诉程序的适用情形、程序及审理要求作细化明确,拓宽打击拒执犯罪渠道,助推形成高效打击拒执罪公诉、自诉并重的局面。
“给力,让‘老赖’无处藏身!”今年春节前,南通中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致失信被执行人的一封公开信》,吸引网民围观点赞。南通法院通过开展集中打击专项行动、发布典型案例、组织被执行人旁听拒执罪宣判等方式,不断加大舆论宣传攻势,向社会表明严厉打击拒执罪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形成强大威慑效果,消除“老赖”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敦促其主动履行义务。